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

新松机器人综合服务商    

新松工业机器人,新松协作机器人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 焊接应用如何选择合适的机器人!
新闻中心
焊接应用如何选择合适的机器人!
发布时间:2025-10-15        浏览次数:6        返回列表

选择焊接用工业机器人,核心是围绕焊接工艺类型、工件特性、生产需求三大核心维度,精准匹配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工艺兼容性及配套能力,避免参数错配导致焊接质量不达标或效率浪费,具体可按以下步骤筛选:

一、先定焊接工艺:不同工艺对应不同机器人配置

焊接工艺是选型的首要前提,不同工艺对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运动精度、热防护要求差异极大,需优先明确。

  1. 电弧焊(如 MIG/MAG、TIG)

    • 核心需求:机器人需稳定控制焊枪姿态、送丝速度与电弧长度,部分场景需抗高温飞溅。

    • 机器人适配:优先选 6 轴通用机器人,需支持与焊接电源(如福尼斯、林肯)的实时通讯,末端需预留焊枪安装接口,防护等级建议 IP54 及以上(防焊接飞溅)。

    • 典型场景:汽车车身框架焊接、钢结构焊接。

  2. 电阻焊(如点焊、凸焊)

    • 核心需求:机器人需承载较重的焊枪(点焊枪通常 10-50kg),且运动轨迹需精准对齐焊点。

    • 机器人适配:选高负载 6 轴机器人(负载≥20kg),强调重复定位精度(≤±0.05mm),部分需配备伺服焊枪控制模块(实现压力与通电时间精准调节)。

    • 典型场景:汽车车门、底盘点焊。

  3. 激光焊

    • 核心需求:需极高的运动精度(保证激光焦点稳定),且机器人需与激光发生器、冷却系统协同。

    • 机器人适配:选高精度 6 轴或 7 轴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0.02mm),末端需兼容激光焊头,部分需定制防激光辐射的防护外壳。

    • 典型场景:3C 产品外壳焊接、航空航天薄壁件焊接。

  4. 特种焊(如磁弧焊、旋转摩擦焊)

    • 核心需求:需机器人支持特殊运动轨迹(如磁弧焊的电弧旋转控制)或高刚性(摩擦焊的压力承载)。

    • 机器人适配:选定制化 6 轴机器人,需集成专用工艺算法(如旋转摩擦焊的转速与压力同步控制),负载与刚性需按焊接压力设计。

    • 典型场景:汽车传动轴焊接、高压管道焊接。

二、匹配工件与生产场景:锁定机器人关键参数

明确工艺后,需结合工件特性与生产模式,筛选机器人的核心性能参数,避免 “性能过剩” 或 “能力不足”。

参数类别筛选逻辑示例场景匹配
负载能力需覆盖 “焊枪重量 + 电缆 / 气管重量”,预留 20%-30% 冗余(防止负载过载导致精度下降)。点焊枪 30kg + 电缆 5kg→选负载≥45kg 机器人
重复定位精度电弧焊需≤±0.05mm(保证焊道均匀);激光焊需≤±0.02mm(保证焦点精准);电阻焊需≤±0.05mm(对齐焊点)。激光焊手机中框→±0.01mm 机器人
工作半径(臂展)需覆盖工件最大焊接范围,确保机器人无需频繁移动基座即可完成所有焊点 / 焊道。焊接 2m 长汽车车架→选臂展≥2.5m 机器人
运动速度与节拍大批量生产(如汽车焊装线)需机器人最大关节速度≥150°/s;小批量精密焊接(如航空零件)可放宽至 100°/s。汽车车身批量焊接→选高速 6 轴机器人
防护等级户外或多粉尘焊接(如钢结构厂)需 IP65 及以上;室内清洁环境(如 3C 车间)IP54 即可。户外钢结构焊接→IP67 机器人

三、检查配套与协同能力:确保焊接流程 “全链路顺畅”

焊接机器人需与周边设备协同工作,配套能力直接影响生产效率与焊接质量,这一步容易被忽视。

  1. 工艺设备兼容性

    • 确认机器人是否支持与焊接电源、送丝机、激光发生器等设备的通讯协议(如 Profinet、EtherCAT),确保焊接参数(如电流、电压、送丝速度)可由机器人统一控制。

    • 若需多枪切换(如同一工件需电弧焊 + 激光焊),需机器人支持自动换枪装置(ATC),且末端法兰接口符合标准(如 ISO 9409-1)。

  2. 视觉与传感集成

    • 工件定位偏差大(如冲压件尺寸波动):需机器人搭载焊接视觉系统(如 2D 视觉找位、3D 焊缝跟踪),实时修正焊枪位置,避免焊偏。

    • 厚板焊接(如≥10mm 钢板):需集成电弧传感力传感,监测熔深并调整焊接速度,防止未焊透或烧穿。

  3. 生产线协同

    • 多机器人协同焊接(如汽车车身多工位同时焊):需机器人支持 “主从控制” 或接入 MES 系统,实现动作同步(如避免机器人碰撞)与生产数据追溯。

    • 自动上下料:需确认机器人与输送带、工装夹具的联动逻辑,确保工件到位后机器人可立即启动焊接,减少等待时间。

四、兼顾成本与长期运维:控制全生命周期投入

除初始采购成本外,后续的工艺调试、售后维护也会影响长期使用成本,需综合评估。

  1. 成本平衡

    • 中小批量 / 通用工艺(如五金件电弧焊):可选国产机器人(如埃斯顿、新松),成本比进口品牌低 30%-50%,且本地化服务响应快。

    • 大批量 / 高精度工艺(如汽车激光焊、航空特种焊):建议选进口品牌(如发那科、ABB、库卡),其工艺稳定性与耐用性更优,适合连续生产。

  2. 售后与工艺支持

    • 优先选择本地有服务网点的品牌,确保故障响应时间≤24 小时(焊接线多为连续生产,停机 1 小时可能损失数万元)。

    • 确认厂商是否提供焊接工艺调试服务(如针对不同材质的参数校准、焊道轨迹优化),部分厂商还会提供免费的操作培训,降低人员学习成本。

五、参考同类案例:降低选型试错成本

若对选型仍有疑虑,可参考同行业、同工艺的成熟应用案例,快速缩小范围:

  • 汽车车身点焊:多选用负载 50-80kg、重复定位精度 ±0.04mm 的机器人(如发那科 R-2000iB 系列),搭配伺服点焊枪;

  • 3C 产品激光焊:多选用负载 5-10kg、重复定位精度 ±0.01mm 的小型机器人(如 ABB IRB 1200 系列),集成激光焊头与视觉跟踪;

  • 钢结构电弧焊:多选用负载 15-20kg、防护等级 IP65 的机器人(如华数 HSR-JR612 系列),支持电弧传感与大臂展作业。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焊接机器人选型参数对照表?里面会按 “电弧焊、电阻焊、激光焊” 三大工艺分类,列出各场景下的机器人负载、精度、防护等级等关键参数参考值,你只需对应自身工艺就能快速匹配候选型号。

收缩
  • QQ咨询

  • 电话咨询

  • 18576370666
  • 添加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