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

新松机器人综合服务商    

新松工业机器人,新松协作机器人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业机器人保养换油流程!
新闻中心
工业机器人保养换油流程!
发布时间:2025-10-01        浏览次数:1        返回列表

工业机器人保养换油是保障关节灵活性、减少机械磨损、延长使用寿命的核心环节,主要针对机器人谐波减速器(J1-J6 轴)、RV 减速器(重载轴,如 J1/J2)、齿轮箱(部分品牌轴) 三类关键传动部件。换油需遵循 “停机准备→旧油排放→部件清洁→新油加注→运行验证” 的标准化流程,同时需严格匹配油品型号、控制加注量,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减速器损坏。以下是适用于 ABB、发那科、库卡等主流品牌工业机器人的换油流程:

工业机器人保养换油流程

一、换油前准备(核心:安全与物料适配)

1. 安全防护与停机操作

  • 断电与锁定:关闭机器人控制柜主电源(断开总空开),悬挂 “设备维护中,禁止合闸” 警示牌;按下示教器急停按钮,确保机器人关节完全锁死(无自由转动),避免换油时关节误动伤人。

  • 防护装备:佩戴耐油手套(防油污、防滑)、护目镜(防油溅)、工作服,准备吸油棉(吸附滴落的旧油)、废油桶(标注 “工业废油,不可回收”),避免环境污染。

2. 物料与工具准备

类别具体内容注意事项
油品按机器人手册指定型号选择(如:- ABB 机器人:ABB Robot Gear Oil 68(谐波减速器);- 发那科:FANUC Gear Oil No.2(RV 减速器);- 库卡:KLUBER ISOFLEX TOPAS NB 52(精密减速器))禁止混用不同品牌 / 型号油品(会导致润滑失效、减速器磨损);确认油品保质期(开封后 1 年内使用)
工具1. 扭矩扳手(精度 ±1%,匹配放油 / 注油螺栓规格,如 M8/M10);2. 加油枪(带计量刻度,或使用注射器 + 软管(适配注油口));3. 清洁工具:无尘布、工业酒精、毛刷(软毛,避免划伤部件);4. 检测工具:量杯(计量旧油量)、塞尺(检查密封件间隙)工具需提前清洁(无铁屑、灰尘),避免杂质混入减速器;加油枪软管内径需匹配注油口(如 φ4mm)
备件放油 / 注油螺栓密封垫(如丁腈橡胶垫片,每次换油必换)、O 型圈(若密封件老化)、减速器通气帽(按需更换)密封件型号需与机器人轴号匹配(如 J1 轴密封垫规格≠J6 轴)

3. 机器人姿态调整

根据机器人手册要求,将各轴调整至 “便于放油 / 注油” 的姿态(核心是让减速器油腔处于 “水平或低液位端朝下”,确保旧油完全排出),示例如下:

  • J1 轴(底座旋转轴):旋转至 0°(正对控制柜方向),放油口朝下;

  • J2 轴(大臂俯仰轴):大臂水平放置(与地面平行),放油口位于最低点;

  • J3-J6 轴(小臂、腕部轴):腕部垂直向下(J6 轴法兰朝下),确保油腔无死角存油。注:姿态调整需通过示教器手动操作,调整后锁定关节,断开电源。

二、换油核心流程(分轴操作,按 “J1→J2→J3→J4→J5→J6” 顺序)

步骤 1:旧油排放(关键:彻底排净,避免新旧油混合)

  1. 定位放油口与注油口:根据机器人轴号找到对应减速器的 “放油螺栓”(通常标注 “DRAIN”,位于减速器下部)和 “注油螺栓”(标注 “FILL”,位于上部),部分轴还需打开 “通气帽”(标注 “VENT”,平衡油腔气压,确保旧油顺畅排出)。

  2. 清洁螺栓周边:用毛刷清除放油口、注油口螺栓上的灰尘、铁屑,再用无尘布蘸工业酒精擦拭,避免杂质随旧油进入油腔或掉落至机器人内部。

  3. 拆卸放油螺栓:用扭矩扳手按 “逆时针” 方向拧下放油螺栓(注意:螺栓拆卸瞬间可能有油涌出,需提前在下方放置废油桶 + 吸油棉),同时取下旧密封垫(丢弃,不可复用)。

  4. 静置排油:让旧油自然流入废油桶,排油时间根据减速器型号而定(如谐波减速器需 5~10 分钟,RV 减速器需 15~20 分钟),期间可轻轻转动关节(手动,幅度≤10°),排出油腔死角残留的旧油。

  5. 计量旧油量:用量杯测量排出的旧油量(记录数值,作为新油加注量的参考,通常新油加注量与旧油量偏差≤5%),若旧油量明显减少(如低于标准值 20%),需检查减速器是否有漏油(密封件老化)。

步骤 2:减速器清洁(避免杂质残留,保护新油)

  1. 内部清洁(按需):若旧油呈黑色、含金属碎屑(用磁铁吸附旧油,若有明显铁屑),需进行内部清洁:

    • 用清洁的新油(少量,约为标准加注量的 10%)倒入注油口,手动转动关节 5~10 圈(让新油冲洗油腔),再打开放油口排出清洁油,重复 1~2 次,直至排出的清洁油无杂质。

  2. 螺栓与密封件检查

    • 检查放油螺栓螺纹是否磨损(若有滑丝,需更换螺栓),清洁螺栓后套上新密封垫;

    • 检查注油口、通气帽的 O 型圈是否老化(变硬、开裂),若老化则更换新 O 型圈。

  3. 关闭放油口:将带新密封垫的放油螺栓对准放油口,用扭矩扳手按 “顺时针” 方向拧紧,拧紧扭矩按手册要求(如 M8 螺栓扭矩 8~10N・m,M10 螺栓扭矩 15~18N・m),避免过松漏油或过紧损坏螺纹。

步骤 3:新油加注(核心:精准定量,避免过量 / 不足)

  1. 确认油品与加注量:再次核对新油型号(与手册一致),根据轴号确定加注量(如:

    • ABB IRB 120 J1 轴:0.3L;J6 轴:0.15L;

    • 发那科 CRX-10iA J2 轴:0.5L),加注量需精准(过量会导致减速器压力过大,油封漏油;不足会导致润滑不良)。

  2. 加注操作

    • 方法 1(加油枪):将加油枪软管插入注油口(确保软管密封,无漏气),缓慢按压加油枪,同时观察加油枪刻度,达到规定加注量后停止;

    • 方法 2(注射器 + 软管):若注油口狭小,用注射器抽取定量新油,通过软管注入注油口,避免油洒出。

  3. 排气与补油:加注完成后,不要立即拧下注油螺栓,静置 2~3 分钟(让油腔内空气排出),若注油口有油溢出(说明油腔已充满),用无尘布擦拭干净;若油面下降,补加少量新油至注油口平齐(部分减速器注油口为 “油位上限”,需按此标准)。

  4. 关闭注油口与通气帽:拧上注油螺栓(带新密封垫,按手册扭矩拧紧),盖上通气帽(确保通气孔通畅,避免油腔负压)

步骤 4:多轴重复与废油处理

  • 按上述 “步骤 1~ 步骤 3” 依次完成所有轴的换油(建议按 “从下到上” 顺序,即 J1→J2→J3→J4→J5→J6,避免上方轴换油时油污滴到下方已清洁的轴);

  • 废油处理:将收集的旧油倒入专用废油桶,密封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禁止直接排放,需符合环保要求),吸油棉、旧密封件放入工业垃圾桶。

三、换油后验证(确保润滑有效,无异常)

1. 开机前检查

  • 目视检查各轴放油口、注油口是否漏油(用无尘布擦拭螺栓周边,观察是否有油迹);

  • 打开控制柜电源,通过示教器检查机器人是否有 “减速器故障” 报警(如温度报警、压力报警),若无报警则进入下一步。

2. 空载运行测试

  • 手动操作示教器,控制各轴以 “低速(20% 额定速度)” 往返运动 3~5 个循环(如 J1 轴从 0°→90°→0°),感受关节运动是否顺畅(无卡顿、异响);

  • 运行过程中,用手触摸减速器外壳(正常温度≤40℃,若超过 50℃,可能是加注量过多或油品型号错误,需停机检查)。

3. 负载运行测试(可选,针对生产机器人)

  • 若机器人需立即投入生产,先进行 “轻负载运行”(负载≤50% 额定负载)1 小时,观察运行状态;

  • 1 小时后停机,再次检查各轴密封处是否漏油,确认无异常后可恢复正常生产。

4. 记录存档

  • 填写《机器人换油保养记录表》,记录 “换油日期、轴号、油品型号、加注量、操作人员、运行状态”;

  • 将记录表存入机器人维护档案(保存期限≥3 年),作为下次换油的参考(通常换油周期:谐波减速器每 6000~8000 小时,RV 减速器每 10000~12000 小时,具体按手册要求)。

四、注意事项(避免故障的关键)

  1. 油品适配:绝对禁止混用不同品牌、不同粘度的油品(如将 68 号齿轮油与 46 号齿轮油混合,会破坏油膜,导致减速器磨损加速);

  2. 密封件更换:放油 / 注油螺栓的密封垫每次换油必换(旧密封垫弹性下降,易导致漏油);

  3. 杂质控制:所有工具、油品容器需清洁,避免铁屑、灰尘混入减速器(杂质会造成齿轮、轴承划伤,缩短寿命);

  4. 特殊轴处理:若机器人有 “中空轴”(如 J6 轴法兰中空),换油时需确保中空腔内无残留旧油,避免新油污染;

  5. 低温环境:若环境温度低于 0℃,换油前需将新油预热至 10~20℃(用恒温箱,避免明火加热),确保油品流动性,便于加注。

通过以上标准化流程,可确保机器人减速器换油质量,有效减少机械故障,延长机器人使用寿命。实际操作中,需严格遵循对应品牌机器人的《维护手册》(如 ABB《IRB 120 Maintenance Manual》),针对特殊型号轴(如重载 RV 减速器)调整换油细节。

收缩
  • QQ咨询

  • 电话咨询

  • 18576370666
  • 添加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