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功能清单是电气设计、设备选型、调试及运维的核心文档,需清晰梳理系统整体功能、分模块电气逻辑、信号交互、控制方式等关键信息,确保覆盖 “设计目标 - 实现逻辑 - 技术参数 - 验收标准” 全链路。以下是标准化的编写框架、核心内容及示例,适用于工业自动化设备、生产线或电气控制系统。
一、电气功能清单的核心框架
建议按 “文档基础信息→系统总体功能→分模块详细功能→附录补充” 结构编写,确保逻辑清晰、权责明确。
章节 | 核心作用 |
---|---|
1. 文档基础信息 | 明确清单的适用范围、版本、编制 / 审核人员,避免歧义 |
2. 系统总体功能概述 | 提炼系统核心电气目标(如 “实现生产线自动化控制 + 远程监控 + 故障报警”) |
3. 分模块电气功能 | 按 “动力回路 + 控制回路 + 通讯回路 + 安全回路” 拆分,详细描述每个模块的功能逻辑 |
4. 信号交互清单 | 梳理设备间的输入 / 输出信号(如 PLC 与传感器、变频器的信号流向) |
5. 验收标准与测试方法 | 明确每个功能的合格判定依据(如 “电机启停响应时间≤0.5s”) |
6. 附录 | 补充电气符号说明、参考标准(如 GB/T 5094.1)、设备清单等 |
二、各章节详细内容与编写规范
1. 文档基础信息(开篇必写,确保追溯性)
需包含以下固定信息,格式统一:
plaintext
# 电气功能清单 1. 文档标识 - 文档名称:XX生产线(或XX设备)电气功能清单 - 版本号:V1.0(按修订次数更新,如V1.1为第一次修订) - 编制日期:YYYY年MM月DD日 - 适用范围:XX项目(如“汽车零部件装配线”“立式加工中心”) 2. 权责信息 - 编制人:XXX(电气工程师) - 审核人:XXX(技术主管) - 批准人:XXX(项目经理) - 修订记录:V1.0(初始版本,覆盖动力控制、安全保护功能);V1.1(新增远程监控功能,2024.06.10)
2. 系统总体功能概述(高度概括,明确核心目标)
用简洁语言描述电气系统的整体作用,需关联 “工艺需求”,避免空泛。示例:
plaintext
2. 系统总体功能概述 本电气系统为XX自动化生产线(3条装配工位+1条输送线)的核心控制单元,通过PLC、变频器、传感器等设备实现以下总体功能: 1. 动力控制:实现5台电机(输送电机×3、装配电机×2)的启停、调速、正反转控制; 2. 过程监控:实时采集温度(PT100)、压力(压力变送器)、位置(光电开关)等12路信号,上传至HMI显示; 3. 安全保护:具备急停、过载、短路、欠压保护功能,故障时自动切断动力回路并报警; 4. 通讯交互:PLC与HMI(触摸屏)、变频器通过RS485通讯,实现参数设置与状态反馈; 5. 手动/自动切换:支持本地按钮手动控制(调试用)与PLC自动控制(正常运行用),切换无扰动。
3. 分模块电气功能(核心章节,需 “逻辑 + 参数 + 动作” 全覆盖)
按电气系统的物理或功能模块拆分(如动力模块、控制模块、安全模块),每个模块需描述 “功能目标、实现逻辑、关联设备、技术参数”,示例如下:
模块 3.1:动力控制模块(核心为电机 / 执行器的驱动)
plaintext
3.1 动力控制模块 3.1.1 输送电机控制(共3台,型号:Y100L-2,功率2.2kW) - 功能目标:实现3条输送线的独立启停、调速,支持同步运行(装配工位联动时); - 控制逻辑: 1. 启动:PLC输出DO信号(Y0/Y1/Y2)控制接触器KM1/KM2/KM3吸合,同时通过RS485发送频率指令至变频器(台达VFD-B); 2. 调速:HMI设置目标频率(0~50Hz),PLC将频率值写入变频器寄存器(地址40002),变频器实时反馈当前频率(地址40001); 3. 联动:当“联动按钮”(I0.5)按下时,3台电机频率同步(取最小设定频率),避免物料堆积; - 技术参数: - 启动方式:星三角启动(避免冲击电流),启动时间10s; - 调速范围:5~50Hz(对应输送速度0.5~5m/min); - 过载保护:变频器内置过载保护(电流≥1.5倍额定值时停机)。 3.1.2 装配电机控制(共2台,型号:Y90S-4,功率1.1kW) - 功能目标:实现装配动作的正反转控制(拧紧/松开工序),具备点动调试功能; - 控制逻辑: 1. 正转:PLC接收“正转按钮”(I1.0)信号,输出Y3控制KM4吸合,电机正转; 2. 反转:“反转按钮”(I1.1)触发,输出Y4控制KM5吸合,电机反转; 3. 点动:“点动按钮”(I1.2)按下时,接触器仅通电(松开即断开),单次点动时间≤3s; - 安全联锁:装配电机启动前,需“工位防护门关闭”信号(I2.0=1),否则无法启动。
模块 3.2:安全保护模块(重点为 “故障触发条件 + 动作响应”)
plaintext
3.2 安全保护模块 3.2.1 急停保护 - 触发条件:3个工位急停按钮(I3.0/I3.1/I3.2,常闭)任意按下,或系统电压≤200V(欠压检测模块I4.0); - 响应动作: 1. PLC立即切断所有动力输出(Y0~Y4置0),接触器断开; 2. HMI弹出急停报警窗口,蜂鸣器(Y5)响,报警灯(Y6)闪烁(1Hz); 3. 故障复位:需按下“总复位按钮”(I3.3),且急停按钮全部复位,系统方可重启。 3.2.2 过载/短路保护 - 触发条件: 1. 电机过载:热继电器(FR1~FR5)动作,反馈信号I5.0~I5.4=1; 2. 回路短路:断路器(QF1~QF5)跳闸,辅助触点反馈I6.0~I6.4=1; - 响应动作: 1. 对应电机回路断电,PLC记录故障代码(如“E01=输送电机1过载”); 2. HMI显示故障位置、原因及复位方法,故障未复位前禁止对应电机启动。
模块 3.3:通讯与监控模块(明确 “信号流向 + 协议 + 显示内容”)
plaintext
3.3 通讯与监控模块 3.3.1 PLC与HMI通讯 - 通讯方式:RS485,Modbus RTU协议; - 信号流向: 1. PLC→HMI:电机状态(运行/停止/故障)、实时温度(PT100采集值)、变频器频率; 2. HMI→PLC:目标频率设置、手动/自动切换指令、故障复位指令; - 通讯参数:波特率9600bps,数据格式8N1,PLC站号1,HMI站号2。 3.3.2 数据监控与记录 - 监控内容:12路模拟量(温度0~100℃、压力0~1MPa)、20路开关量(设备状态、报警); - 记录功能:HMI自动存储故障记录(时间、故障类型、复位时间),保留最近100条,支持U盘导出。
4. 信号交互清单(用表格梳理,清晰直观)
按 “信号类型(输入 / 输出)、信号名称、地址、来源 / 去向、功能描述” 分类,方便调试时核对信号。示例:
信号类型 | 信号名称 | PLC 地址 | 来源 / 去向 | 功能描述 |
---|---|---|---|---|
数字输入 | 输送电机 1 启动 | I0.0 | 本地按钮 | 按下时触发输送电机 1 启动逻辑 |
数字输入 | 工位 1 急停 | I3.0 | 急停按钮(常闭) | 按下时触发系统急停 |
数字输出 | 输送电机 1 接触器 | Y0 | 接触器 KM1 | 输出 1 时 KM1 吸合,电机得电 |
数字输出 | 报警蜂鸣器 | Y5 | 蜂鸣器 | 故障时输出 1,蜂鸣器响 |
模拟输入 | 工位 1 温度 | AIW0 | PT100 变送器(4-20mA) | 采集装配工位温度,对应 0~100℃ |
模拟输出 | 变频器频率指令 | AQW0 | 台达 VFD-B 变频器 | 输出 4-20mA,对应 5~50Hz |
5. 验收标准与测试方法(可落地,可验证)
每个功能需明确 “合格判定依据” 和 “测试步骤”,避免后续验收争议。示例:
plaintext
5. 验收标准与测试方法 5.1 输送电机控制验收 - 验收标准: 1. 启动响应:按下启动按钮后,电机在1s内启动,无明显冲击; 2. 调速精度:HMI设置30Hz,变频器实际频率偏差≤±0.5Hz; 3. 联动同步:3台电机联动时,速度偏差≤5%; - 测试方法: 1. 手动按下启动按钮,用示波器测接触器吸合时间,用变频器面板读取频率; 2. HMI设置5/25/50Hz三个档位,分别记录实际频率,计算偏差。 5.2 急停保护验收 - 验收标准:急停按钮按下后,所有电机在0.5s内停机,报警灯/蜂鸣器立即动作; - 测试方法: 1. 系统运行时,按下任意急停按钮,用秒表测停机时间; 2. 检查HMI报警信息是否准确,故障复位后系统能否正常重启。
6. 附录(补充说明,降低理解成本)
plaintext
6. 附录 6.1 电气符号说明:KM(接触器)、FR(热继电器)、QF(断路器)、AI(模拟输入)、DO(数字输出); 6.2 参考标准:GB/T 5094.1-2010《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 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 第1部分:基本规则》、GB 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6.3 设备清单:PLC(台达DVP32ES)、变频器(台达VFD-B 2.2kW)、HMI(威纶通TK6071IP)、PT100变送器(SICK DT35)。
三、编写注意事项
通过以上框架编写的电气功能清单,可作为设计、调试、运维的 “统一语言”,减少沟通成本,确保电气系统按预期实现所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