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调节阀是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中的重要执行单元仪表,以下是对其使用和维修的详细介绍:
使用
参数设置:在调节电动调节阀之前,需要进行参数设置,包括调节阀的开度范围、调节速度、调节灵敏度等参数。这些参数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流体介质的特性来确定,通常可以通过控制器或者调节阀执行器本身的设置功能来进行。
手动校准:在进行自动调节之前,可以通过手动操作调节阀门,观察阀门的开度和流体流量的变化,以便了解调节阀的工作状态。手动校准可以帮助确定调节阀的零点和满开位置,为后续的自动调节提供参考。
自动调节:通过控制器发送信号给电动执行器,实现自动调节阀门的开度。根据需要可以调整控制器设置,使得调节阀能够根据设定的参数实现精确的流量控制。在自动调节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阀门的开度和流体流量,及时调整参数以保持系统稳定。
安装注意事项:
调节阀一般应垂直安装,特殊情况下可以倾斜,如倾斜角度很大或者阀本身自重太大时对阀应增加支承件保护。
安装调节阀的管道一般不要离地面或地板太高,在管道高度大于2m时应尽量设置平台,以利于操作手轮和便于进行维修。
调节阀安装前应对管路进行清洗,排除污物和焊渣。安装后,为保证不使杂质残留在阀体内,还应再次对阀门进行清洗,即通入介质时应使所有阀门开启,以免杂质卡住。在使用手轮机构后,应恢复到原来的空档位置。
为了使调节阀在发生故障或维修的情况下使生产过程能继续进行,调节阀应加旁通管路。
维修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执行器不动作: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确;电动机是否断线;十芯插头从端到各线终端是否断线;电动机、电位器、电容各接插头是否良好;用对比互换法判断控制模块是否良好。
执行器电机发热迅速、震荡爬行、短时间内停止动作:用交流2V电压档测控制模块输入端是否交流干扰动;检查信号线是否和电源线隔离;电位器及电位器配线是否良好;反馈组件动作是否正常。
执行器动作呈步进、爬行现象、动作缓慢:检查操作器传来的信号动作时间是否正确。
执行器位置反馈信号太大或太小:检查“零位”和“行程”电位器调整是否正确;更换控制模块判断。
加信号后执行器全开或全关,限位开关也不停:检查控制模块的功能选择开关是否在正确位置;“零位”和“行程”电位器调整是否正确;更换控制模块判断。
执行器振荡、鸣叫:主要是因为灵敏度调得太高,不灵敏区太小,过于灵敏,致使执行器小回路无法稳定而产生振荡,可逆时针微调灵敏度电位器降低灵敏度;流体压力变化太大,执行机构推力不足;调节阀选择大了、阀常在小开度工作。
执行器动作不正常,但限位开关动作后电机不停止:检查限位开关、限位开关配线是否有故障;更换控制模块判断。
阀门本体故障及处理方法:
阀芯阀座故障:对于轻微磨损的阀芯阀座密封面,可采用研磨的方法进行修复;如果密封面磨损严重,无法通过研磨修复,则需要更换阀芯或阀座的密封件。若阀芯卡涩,需清洗杂质,检查润滑情况,若阀芯或阀杆出现变形、损坏等情况,应进行修复或更换。
阀体故障:对于较小的裂缝或砂眼,可采用焊接的方法进行修复;如果阀体裂缝或砂眼严重,无法通过焊接修复或修复后仍存在安全隐患,则需要更换整个阀体。对于轻度腐蚀的阀体,可采用防腐涂层、衬里等方法进行处理;如果阀体腐蚀严重,导致阀体壁厚减薄、强度降低或出现泄漏等问题,应及时更换阀体。
填料函故障:将填料函中的旧填料取出,更换为新的填料,选择合适的填料材质,如聚四氟乙烯、石墨等,按照正确的安装方法进行装填。若填料压盖过紧,会导致阀杆摩擦力增大,操作困难,此时应适当松开填料压盖;若填料压盖过松,则会导致填料泄漏,应均匀地拧紧填料压盖,使填料达到合适的压缩程度。
阀门内件松动或脱落:打开阀门,检查阀门内件如阀芯、阀座、弹簧等是否有松动或脱落的情况,如有,应将其重新安装并紧固到位,确保内件安装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