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

新松机器人综合服务商    

新松工业机器人,新松协作机器人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形机器人“加速跑” 何时能进入日常生活?
新闻中心
人形机器人“加速跑” 何时能进入日常生活?
发布时间:2025-02-16        浏览次数:8        返回列表

人形机器人,又称类人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通常具有头部、躯干、双臂双腿等,在结构和功能上尽可能接近人类,并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和感知能力。关于人形机器人何时能进入日常生活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技术进步与现状

  1. 运动与控制能力:随着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的进步,人形机器人在环境感知和人机交互等方面的能力显著增强。硬件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等能力上的提升。例如,一些人形机器人已经能够完成跑、跳甚至后空翻等高难度动作,并且能够参与马拉松等赛事。

  2. 产业链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高度复杂,但近年来我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统计显示,近3年我国新增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工人470台,10年间增长近19倍。此外,北京亦庄等地已经形成了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到应用的机器人全产业链体系,为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市场需求与政策推动

  1. 市场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人形机器人在提供日常辅助、健康监测和情感陪伴等方面具有显著潜力。特别是在养老服务领域,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老年人退休生活的优质伴侣。

  2. 政策推动: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成为引领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动力。例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了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目标,包括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三、进入日常生活的挑战与时间表

  1. 技术挑战:尽管人形机器人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如何攻克技术瓶颈并合理控制成本,以及如何提高人形机器人的精确度和安全性等。

  2. 时间表:业内人士预计,人形机器人更多走进产线可能在未来三到五年实现。然而,要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由于需要更高的精确度和安全性,所需要的时间可能会更长。具体的时间表取决于技术进步的速度、产业链的发展情况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

综上所述,人形机器人正在加速发展,并在技术、产业链、市场需求和政策推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要真正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仍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无法给出确切的时间表。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未来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收缩
  • QQ咨询

  • 电话咨询

  • 18576370666
  • 添加微信客服